师徒四人历尽艰险,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,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,莫过于真假美猴王的故事。而在如来佛前,死去的孙悟空究竟是真还是假,也引发了不少的猜测和讨论。
有人认为,被打死的应该是真孙悟空。因为从真假美猴王之后,孙悟空的性格发生了显著变化,他变得非常乖巧,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看到问题就动用武力。这个变化,和他之前那种“不分青红皂白”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那么,真假美猴王中,死去的究竟是孙悟空还是六耳猕猴呢?我们不妨再次回顾一下灵山的那一幕。
展开剩余83%在《西游记》第五十八回中,孙悟空和六耳猕猴互相混淆,神仙们一时难以分辨真假,最终他找到地藏菩萨的坐骑谛听寻求帮助。虽然谛听知道其中的真相,却不敢透露,只是说如来佛能够辨认出真假。于是,二人继续一路前往雷音寺,最终如来佛果然很快就揭示了真相,告诉大家,假猴王是六耳猕猴。
当六耳猕猴听到如来识破他的身份时,他慌忙变成一只蜜蜂想逃走,但最终被如来用金钵罩住。随后,孙悟空毫不犹豫地挥起铁棒,一棍将其打死。可是,打死六耳猕猴后,如来的反应却出乎意料,他叹道:“善哉!善哉!”
回想一下,早在蝎子精扎了如来的一根手指后,如来便发出过四海八荒的通缉令。相比之下,六耳猕猴不但偷走了唐僧的行李,还带着一班妖怪前往西天,扰乱了如来的计划,甚至差点让金蝉子(即唐僧)无法回到雷音寺。从这个角度看,六耳猕猴的罪行远比蝎子精严重,按理说,如来应当更加严厉地对待这个“罪人”。但是,他却只是轻轻叹息,这让人有些不解。
事实上,孙悟空和六耳猕猴之所以最终能被区分出来,主要是因为如来佛借助了“周天”的概念来解释。在如来的解释中,六耳猕猴并不属于世间万物中的任何一类,因为它既能知晓过去发生的事情,又能预知未来,几乎是全知全能的存在。
如来进一步解释说,六耳猕猴“能聆听音波,洞察前后,知晓万物”,这使得它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存在。这个解释虽然合情合理,但也令人疑惑。既然六耳猕猴拥有如此的能力,它是否能预见自己会被一棍打死呢?如果他能知道自己的结局,那他为何还要冒险前往雷音寺?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大胆的推测:六耳猕猴的身份可能是如来所编造的。毕竟如来佛曾经有过欺骗孙悟空的历史,比如他曾经通过一个赌局让孙悟空做出了某些决定。因此,有可能六耳猕猴的出现,纯粹是如来为了掩盖某些真相而编造的谎言。
那么,假猴王的身份究竟是谁呢?如来虽然说六耳猕猴非常特殊,但假孙悟空的出现其实早在文中有所暗示。假孙悟空和真孙悟空有着几乎一样的外貌,甚至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也差距不大,但这仍然很不自然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,何况是两个几乎完全一样的人呢?
再者,在假孙悟空被带到地府时,谛听曾表示,假孙悟空的法力与真孙悟空相差无几,而地府的力量却无法轻易制服他。这进一步证明了假孙悟空的强大,但谛听并未明确揭示其真实身份,这引发了更多的疑问。
如来曾解释六耳猕猴的特殊能力,但谛听的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。谛听可以掌控周天,洞察天地之间的所有生命,能听见万物的善恶。然而,他却对假孙悟空的身份闭口不言,这不禁让人怀疑,如来是否没有与谛听对好台词?
在此背景下,假孙悟空的身份慢慢浮出水面。最终,六耳猕猴的死并不仅仅是一个偶然事件,而是如来与孙悟空之间达成的一种交易。为了消除孙悟空和唐僧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,也为了消除孙悟空内心的二心,如来选择了制造六耳猕猴这个“替身”,以此作为孙悟空与如来之间的交易筹码。
六耳猕猴的出现,实质上是为了填补孙悟空与唐僧之间的裂痕,而这裂痕的背后,正是孙悟空内心的挣扎和如来策划的“策略”。
因此,假孙悟空的身份逐渐揭晓:那只“六耳猕猴”是孙悟空心中二心的化身。这一切发生后,孙悟空以一种正当理由回到唐僧身边,继续护送他取经,最终师徒之间的矛盾也得以化解。
总的来说,六耳猕猴的出现和死亡,不仅揭示了孙悟空内心深处的冲突,也暴露了如来佛对这场权谋的精心布局。在如来编造的“六耳猕猴”身份背后,隐藏的是一场更为复杂的心理斗争与交易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宇优配-专业股票配资-配资入门炒股-股票怎么上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